新能源助推综合能源服务“落地生根”
发布时间:2019-07-10 09:34
综合能源服务作为新兴业态,已成为提升能源效率、降低用能成本、促进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发展方向。面对综合能源服务的巨大市场,我国新能源行业如何加快推动技术创新、产业创新、商业模式创新?新能源企业如何积极推动能源供应从产品向服务转型升级?近日,本报记者针对综合能源服务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如何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,采访了相关企业和专家。
更高效率更多场景
助推综合能源服务市场“爆发”
更低成本、更高效率已成为当前全球能源发展的共识。业内专家认为,实现综合能源服务落地生根,新能源产业是始终如一的推手。在新能源发展到较高比例之后,电网对新能源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消纳和传输的关系,更需要在新能源充盈的时候加以更高效率和更多场景下的利用,这是综合能源服务市场“爆发”的原因所在。
分析人士指出,做好综合能源服务,目前最缺乏的不是技术、不是资金,甚至不是商业模式,重要的是应用场景和客户体验。为此,专家建议,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:一是深入用户,了解需求。通过设计合适的业务场景,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,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用户用能特征,为用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;二是对于新建园区、新型城镇、新型工商业用户,将电网、热网、天然气网统一规划,协同设计,为实现多能互补,能量转换奠定基础;三是积极推动能源体制改革,保证电力、热力、天然气等能源体制改革协同进行;四是充分调动用户采用可再生能源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积极性。努力实现能源就地采集,就地消纳,就地平衡;五是积极推进辅助服务市场改革,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电力市场,鼓励用户侧智能微网以点对点的方式直接进行能源交易,这将更有利于调动用户参与综合能源服务的积极性。
合力打造国际化
综合能源产业标准
“为了更好实现清洁能源站综合能源服务功能,联合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、清洁能源热力及储能产业上下游领军企业、高校及科研机构等,积极开展《储能+多能互补智能系统供暖》联盟标准的制定,合力打造国际化的综合能源产业标准,实现共享、共赢的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。
目前,清洁能源站于2016年在山东寿光三元朱村正式落地投运,已安全、稳定、高效、清洁、经济运行了3个完整供暖季,该项目于2018年1月通过环境保护技术成果鉴定,被列入国家“2018年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名录”。
面对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市场机遇,将深度挖掘优化智慧能源技术在分布式集中供热领域的应用,依托大数据计算中心深度参与每一个项目的运维。一方面收集数据、优化系统并降低成本,另一方面努力实现三大目标:全国一张网、全国一标准、全国一个库,建立全国统一新能源运维管理平台,形成虚拟分布式储能调峰电站,积极与国家电网协作,承担维护大电网稳定、高效运行的责任和职能。